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为什么说养育没有标准答案
TUhjnbcbe - 2023/10/10 18:48:00

本文字数,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本书的作者河合隼雄,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家,日本心理学界重量级人物、家庭疗法之父。他是获得荣格学派分析家资格的di一位日本人,是日本心理治疗领域无可争议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历任京都大学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日本文化厅长官。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众曾感慨:“日本再无心理大师。”他是日本超人气作家村上春树的良师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灵导师,绘本大师几米的灵感来源。

物质丰富的时代,养育孩子的烦恼似乎更多了,大家对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又时刻担心孩子养不好,父母每日每夜面对着诸多养育困惑,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焦虑、担忧、恐慌、烦躁,而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感受,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本书汇集河合先生毕生心理咨询经历中,深深困扰父母的疑惑。囊括从孩子出生到学龄期到青春期再到成年的完整成长历程,帮你看清养育与人生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养育的本质。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让孩子和自己都获得幸福的玄机。

1、养育观:“远离标准病”

作者说,对于孩子来说,与母亲的联结是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充分地体会这种感觉,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呢?那很多人就会问我们怎么才能是一个好妈妈呢?我应该怎么养育自己的孩子呢?

作者给的答案是:“养育没有标准答案,好的养育要依照个性来。”与其去寻找指南式的育儿方法,不如去发挥父母的个性,并且跟孩子的个性去发生碰撞。”

1、标准病的危害

那标准病的危害都有什么呢?作者认为,养育孩子没有标准可言,不能按照规则流程去教育,他们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所以,如果我们总是按照一套标准去要求孩子的话,首先孩子会觉得痛苦,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会变得焦虑。很多家庭的那些激烈的亲子冲突和矛盾,往往就是来自于“标准病”。

书中说:养育孩子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想要人生过得愉快的话,如果不享受一下养孩子这件事,那可就亏大了。但很多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家具如果不安防撞角,小孩磕着可不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等。大家肯定都以为说这些信息,我知道的越多,养孩子就越顺利。但你反思一下,是这样吗?

这么一来,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所有的信息,所以就会越来越不安。然后就总忍不住想问:“这么做对吗?”“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

但作者非常诚恳地表示说:“对于怎样养育孩子的难题,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所以我经常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养育就行了。”这句话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没有用的一句话,但你、我们仔细想想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局限性,我们理解不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这却是真理。

2、常见问题

书中为我们解答了一些问题。请问,孩子的养育不如人意,是不是母子关系不好导致的?这说明很多为人父母内心感到焦虑和自责。

比如,为什么我总是对孩子唠叨?这是一种对自我情绪管理不好的焦虑。再比如,有的妈妈会说:“我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

作者是怎么写的:我以前听学校的老师说,他们让孩子以“母亲”为题写作文,结果写出来几乎都一模一样,全都是“我妈妈很温柔”之类的内容。可要是以“父亲”为题,孩子就会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换句话说,一说起“妈妈”,河合某子、铃木某雄这样的名字就消失了,只剩下谁谁的“妈妈”这个角色。

从古至今,女性被“妈妈”这个角色限定得太厉害了。从孩子们的作文就能看出来,母亲似乎是有一个近乎绝对的刻板印象存在的。

那现代女性正是想要打破这个古老的传统,不仅作为母亲,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生活,这就使得母亲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拒绝母性。是不是有人内心有这样的想法:“要是被贴上了‘母亲’这个标签,我的这个个体可就死掉了,我可容忍不了”。

对于女人而言,同时做好母亲和女性这两个角色,似乎非常难。但是一边扮演母亲,一边遵循自我和个性来生活,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就是说,比起在母性和自我这两种生活方式里边选其一,不如去考虑我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哪里是平衡点,要让它们各自占多少的比重。而究竟如何选择何种比重,自主权应该完全在妈妈手里。你要抓住它,不要被别人的别的观念影响,这也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那不管你是选了重心在母性,还是在自我,你大概率都会面临养育的压力。就是孩子一旦让你不如意,你就要自我反思,是不是哪儿我没做好?书里就说:

不要一发生什么事,就马上说都是妈妈不好。

可是因为妈妈小时候与外婆的关系,以及再上一辈的母子关系,都会影响现在的母子关系,所以这种关系可能已经持续了三代,成为所谓的家族的命运。我们不能把什么问题都归结为自己,归结为父母,因为关键不在于谁错了,而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该怎么做。

孩子出了状况,就对妈妈或爸爸说“你就是问题的原因”这样的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件事要想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整个系统都要随之改变。一个人改变,全家也就必须一起改变。

就像我们一般都觉得妈妈总是爱唠叨,但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在于妈妈,而是爸爸的缺位造成的。通常来讲,爸爸的角色应该意味着刚性的大义灭亲一样的规矩,和规矩的执行者,而妈妈的角色意味着柔性的接纳保护这样的一种形象。母亲有时候就是因为父亲一句重要的话都不说,才会生气的,如果父亲能够先说出父性化的语言,母亲就安心了。但父亲几乎都没有能够做到,甚至很多父亲软绵绵地说话,就更让母亲生气了。

改变这种情况的好办法,就是父亲先把母亲想说的话斩钉截铁地跟孩子说出来,比如就喊一句:“快去学习!”这样一来,母亲反而可以出来唱个反调说:“孩子他爸,不用这么严厉。”父母在这种互相协调当中去找平衡,妈妈不仅能因为爸爸的支持放松下来,而且也不再是一个终日唠叨个没完的形象。而且孩子一听爸爸这一句话,也会赶紧就学习去了。

2、学前期

很多父母说,总忍不住唠叨孩子快点怎么办?学前教育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好好地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1、母子一体性

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从孩子出生到三四个月期间体验到的“母子一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认为,刚出生的这几个月里,孩子通过母亲形成了对世界的最基本的信任感,也就是一种类似“没关系”的安心感。那怎么让孩子拥有这种安全感呢?

肚子饿了,只要大声哭,就能得到食物;遇到困难一定会有人来帮自己,就是这样的安心感。无论何时自己总能得到帮助,这种感受至关重要。婴儿无数次地反复体验着“不安—没关系,不安—没关系”的过程,明白了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可以放心的”,这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反复经历的,是无论怎么哭都没有人来帮自己,这就很可能变成另外一种体验了: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偶尔因为父母忙不过来,婴儿稍微地体验一种这种不安,倒也无妨,但如果婴儿获得的,是绝对不可能获得帮助的这种体验,那就糟糕透了。被爸爸妈妈保护着这种感受,对孩子太重要了。可以说得绝对一点,父母就是孩子的“保护神”。

当然,如果你说,我没办法随叫随到怎么办呢?作者说,实际上能给予孩子这种体验的,不只是亲生母亲,母亲的角色的替代者也完全可以提供这种安全感。也有孩子一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保护神并不仅仅限于亲生妈妈,只要是能够让孩子体验到这种一体感的人都是可以的,姥姥、奶奶、阿姨都有可能。

母亲能心里装着“这个孩子是我的宝贝”这样的想法,抱着孩子就可以产生“宝贝”这样的语言,这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一体感的反应。那反过来也是,母亲如果很焦虑,婴儿就会很焦虑,母亲如果是焦躁不安的,婴儿就没法好好喝奶。

但作者也提醒,并不是说只要做到这一点以后就一劳永逸了,因为孩子还要面临很多的风险和变化,这只不过是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还有就算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所疏忽,未来也有可能去补偿孩子的。总之,关于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不安的时候总能得到帮助这种体验,再多都不会有坏处。

2、父母的直觉

作者说,锻炼为人父母的直觉感很重要。那怎么做呢?那就是陪伴。但对于这么简单的事情很多父母也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因为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太偷懒了,没有磨炼自己作为父母的直觉,所以才不懂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父母要在外面打拼挣钱,但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低龄的孩子,挣钱的重要性,比不上重要的时候妈妈有一句回应:“妈妈在这儿。”通过陪伴养成直觉,知道孩子要什么,什么可以让他开心,特别重要。从孩子小时候细致入微的照顾当中,你慢慢会摸到你孩子的脾气秉性。

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哭泣和大笑的:肚子饿了或者尿布湿了就会哭,心情好的话就会喜笑颜开……只要认真观察孩子,孩子就会教会你这些。你感觉好像是尿布湿了,所以试着换上新的尿布,孩子一下子就笑了起来。“果然没错!”这样,渐渐地你就能明白孩子需要什么了。孩子哭了或者笑了,一次次地回应他发出的这些信号,久而久之,就能够培养出直觉。

若是不去寻找孩子大哭的原因,而是一味地想止住哭声,就走错了方向。父母要是再发一顿火,孩子哭得就更起劲儿了。要知道,孩子的养育一旦进入了恶性循环,就会加速恶化。

3、小学期

很多父母说,表扬孩子很重要,但是我不擅长怎么办?

1、说出孩子的优点

书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学老师,让孩子们写出五个自己的优点,你猜结果怎么样?结果没有一个孩子能立刻写出来。当孩子们想写自己优点的时候,却发现只能想起自己的缺点,比如不好好学习。老师说:“不是写这些,要写优点,你们回家去问问大人,问问你们的妈妈,就知道自己的优点了。”于是老师就把这件事当成家庭作业留给了孩子们。没想到孩子回家问妈妈之后,几乎都被妈妈教训了一顿:“你说什么呢?你的优点还能有五个?你还不快去努力学习?想什么美事呢?还不赶紧反省一下自己?”结果孩子们听得都哭了。

这位老师听了孩子们的讲述,在家长会上对家长们讲了这件事,那些家长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就算是成年人,被问到说出你自己的五个优点,大概也会有点不知所措,明明是要说优点,却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缺点。张嘴说出自己五个优点的人,反而被看作是自大和骄傲,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所以你可以时不时地问问自己,说一说我家孩子的五个优点吧!

平常我们会说:“我家孩子数学得了多少分,太差了!”现在你说:“我家的孩子笑容很可爱,真了不起!”孩子的笑容是没有办法用标准来衡量的,如果父母能够准确地把这种非标准化的优点提炼出来,那是最棒的。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大的篇幅鼓励父母找孩子的优点,并且要告诉孩子呢?因为就是我自己在跟很多父母接触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事,他们真答不上来。如果孩子在你眼里一无是处,你又怎么鼓励他进步?如何跟他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如何让他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呢?

从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的点越多,越有利于孩子提高自尊,成为敢于担当的人。当然你也要客观、真实、智慧地发现,不要盲目乱夸,那叫溺爱,你要理智真实地告诉孩子他的优点在哪里。

在小学期,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来自学校老师的要求和压力,想要做到有个性的父母、有个性的养育不容易。但如果你接受了作者的理念,眼中尽量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在家庭环境里尽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尊重孩子的需求和表达,帮他减轻一些来自学校或者社会的压力的话,你跟你的孩子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2、常见问题

孩子和同学发生冲突,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是,冷静的判断和毅然决然的行动。因为自己孩子的生命可能正面临着威胁,所以必须保护自己的孩子。

如果是孩子哭着回来,非常低落地来到你面前,你首先要表现的是接受他,理解他,关切他,支持他,然后我们要尽量了解事实是怎么样。如果是那种小孩之间的打闹推搡,我们就可以跟孩子慢慢分析这个事,也让孩子变得能够心胸开阔一些。

但如果你发现这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了,有霸凌的成分在了,比如说侮辱人格、讽刺、羞辱他,那这个时候你不能说你得打回去,你要表现出能够面对这样极端情况的勇气和坚定,要到学校去进行交涉。为什么呢?要让孩子知道,我的父母是有勇气去解决冲突和危机的,他在你的整个行为当中就学到了如何处理这件事。

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理性、中立、平和,把自己的担忧,把孩子的状态讲给老师和学校,然后进一步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去学校吵架甚至是直接动手,这样做没有意义,也无法达到我们期待的沟通效果。

4、青春期

青春期是成年之前的“蛹”期,只有在这阶段经历过痛苦的变化,方能化茧成蝶。作者为我们解答了很多父母担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孩子上中学之后,突然就变得沉默寡言了”“为什么孩子总跟我唱反调”“当孩子烦恼时我该做些什么”“为什么青春期更容易出现身心疾病”。

面对青春期,父母们最担心两件事是“早恋”和“叛逆”,但这些所有的担心、不解甚至愤怒,都是来自于对青春期的误解。

1、给孩子空间

孩子在过去还只是个小孩子,可一到了青春期,“性”这个因素就开始出现了。青春期其实就是,在自己的体内滋生出孕育下一代的能力,逐渐变成大人的过程。不过,这只是成年人对青春期的解释,孩子本人所体验到的,却好像是什么就要爆炸了,难以名状的东西“哇”地一下到来了。它既是非常美好的,又是极其污秽的;它在自己的身体内蠢蠢欲动,却又不可捉摸……这是一种没法用言语表达的体验,所以变得沉默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弄清楚自己是谁、有什么特点和个性、喜欢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哪个类型的异性等等,这都是要在青春期去做的功课。如果自我同一性完成得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孩子就要在成年期付出更大的代价。

比如,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什么样的异性,在未来的婚恋问题上,就会特别折腾,这就属于自我同一性完成得不好。那在这个阶段,实现自我同一性要比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高三还紧张不起来?就是因为他没有机会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要做什么。要孩子相对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父母必须在青春期给出空间,这特别重要。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要针锋相对,要体谅他。孩子有秘密了,尊重他。我们要相信,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大的大是大非基本上都明白了,我们不用太过于担心,他们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父母能够懂他们、理解他们是最重要的。

比如,在镰仓时代初期,有个叫明惠上人的名僧,他说“十三便已老”,甚至试图自尽。他认为自己在13岁已经达到了人生最佳状态,以后长大成人,又得重头来一遍,不如在这个至高点上死了算了。这就可以看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内心的冲突是多么剧烈,他认为身体上的变化是不洁的、令人厌恶的,甚至不惜让生命停止在成人以前。从某个角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父母去理解少年人的这种心情。

人在青春期的时候,能量变得特别强大,而且如果不是这样,他也没有办法度过他的青春期。理解到这一点,父母会更多对孩子有一些心疼和体谅。你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零星的对话,比如问:“你怎么了?”孩子会说:“睡觉。”过了一会儿又问:“你是高中三年级吗?”“三年级。”就是这种简单的、有点尴尬的、和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甚至不怎么像样的对话。

2、把自己当作反抗对象

青春期,孩子是在对抗当中独立的。前面我们说了,如果说成年是破茧成蝶,那么青春期就是成蝶之前的蛹,只有在蛹里经过痛苦的变化,才能化茧成蝶。这个时期必然会出现各种的反抗行为,但是父母必须接受的宿命,就是孩子正是在反抗父母和否定父母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一个大人的。

青春期的孩子常说:“烦死了,不关你的事。”其实这也很正常,在某种程度上不经历反抗、冲突,孩子就没有办法跟父母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在这个时期都会说这种话,只是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在必要的时候要轻轻地敲打敲打。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你要是反对我的话,别光说烦死了,你可以说说清楚到底反对我的什么,或者哪里看不顺眼,咱们交流交流。”

当然了也不是每次都这么说,不然孩子就知道你的套路了,需要敲打的时候就这么说:“我会说出我的想法,你也说说你的吧!”

尽量平等地去交流,重要的是,要拿出倾听对方说话的态度。认真地倾听,认真地平等交流,而当你真的非常生气的时候,怒吼一声,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很多时候,一句怒吼而出的话,反而可以修复两个人的关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为什么说养育没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