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期中考试来临,从容应对如何对待考试焦虑症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考试之前,略有焦虑和紧张是正常现象,过度焦虑则会导致发挥不正常、休息不好等问题。以下是一位班主任在期中考试前,为帮助焦虑的同学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所做的工作,值得大家借鉴。

我班的肖**同学是个文静的小女孩,她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独立完成,字迹清楚工整,是老师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怕考试。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所以成绩老是不尽人意,她自己也很摸不着头脑,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明明自己付出了,可为什么没得到应有的收获呢?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考试时心情的调查,调查发现:15%的同学回答是:心情紧张;22%的同学回答是:有点紧张;46%的同学回答是有信心,不紧张;另有16%的同学对考试是‘无所谓’的态度。总的来说学生对于考试有一半的学生是自信的,另外也有一半的学生对考试还存在一定的盲目。造成考试紧张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从心理方面来说,父母和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等等。而肖**同学就是属于后者。

我觉得学生考试之前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可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从而引起考试焦虑。针对这种情况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考前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在做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

能否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和参加考试,会直接影响中学生智能水平的发挥和考试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些中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除了复习不够充分之外,还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恐惧、焦虑、马虎、丢三落四、精力不集中、审题失误、时间把握不好等。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挫折。因而,不论是从提高学习成绩还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虑,考试心理辅导都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使学生能从容的面对各类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为此,我先在班级里做了以下的尝试:

首先,开一个小小的交流会,向学生简要说明考试的目的、意义,然后针对以下问题分组座谈:

1.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说说自己的心情;

2.谈谈战胜焦虑、恐惧、畏难或侥幸心理的方法;

3.交流一下各自备考的计划、安排或做法。

教师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辅导,总结如下。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科学用脑。

充分有效地复习功课是考试成功的前提、基础,因而抓紧时间、全力以赴是必要的,但必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大搞疲劳战术,开“夜车”,弄得精疲力尽、心力交瘁,不仅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反而影响身心健康。所谓科学用脑,主要是指要根据生物钟运行的规律,尽可能在大脑最佳兴奋状态高效率地进行复习,同时也要重视大脑的卫生和保健,科学地使用大脑。比如,读书、写字和适当运动相结合,语文、数学和外语交替复习,边读、边写、边听综合复习,都能较好地保持大脑的兴奋性,有助于提高复习效果,同时也要保证适当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及合理的饮食。此外。还要讲求复习的方法,要把系统复习、重点复习和综合复习很好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既要融会贯通,又要突出重点,以求取得最佳复习结果。

2.要克服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我们知道,复习好才能考得好。如果复习期间心神不定、焦虑不安,或者满不在乎,存有侥幸心理,就无法做到认真复习。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调节,比如在复习的中间松弛一下,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可找自己信得过的同学和教师谈心,排解不良的心态。

3.要注意劳逸结合和饮食卫生,预防疾病,防止安全事故。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考试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真诚的期待,如对学生讲“宽心话”,特别对于那些缺乏信心、担心考不好,心理压力很大的学生,更要多讲些“宽心话”,比如:“你还是有实力的,一定能考好”,“你在班里不是很差的,能考出水平来”等等。同时,教师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能微妙地向学生传达期望和真诚,这一切都会像春天的细雨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扉,使其自信、蓬勃、健康、快乐地步入“考试长河”。

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分析讨论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总结如下:

1.必须记住考试的时间、地点,备齐考试用品。考试用品要对照考试科目逐项检查,包括钢笔、铅笔、水彩笔、小刀、橡皮、三角板、尺子等。考试前最好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以便熟悉环境,适应考场的气氛,稳定情绪。过早进考场,等待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焦虑;太晚进考场,容易慌乱。

2.要明确考试规则、答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试卷发下以后,要按试卷要求的格式,认真填写好姓名、性别、考场、考号和准考证号码,不要遗漏。

3.答卷开始,首先要认真阅读试卷前面的说明和要求,然后迅速将整个试卷审视一遍,了解对试题的熟悉程度和不同类型试题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确定答题的轻重缓急。

4.要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先决条件。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弄清题型、题意,区别异同,明确解题目标,抓住要点,思考解题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范围,力求做到准确无误,不错不漏。

5.注意答题技巧。一般做法是先易后难,重视小题分数积累,以增强信心。思路要灵活,要注意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方面机动灵活地攻克难题。遇到难题一时解答不出,就暂时放一放,其它试题答完后再回过头来继续解答;由于在解答其它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很可能豁然开朗,取得突破,迎刃而解。实在解答不了的难题要果断放弃,防止占用时间太多,影响试卷的完成或复查,导致容易的试题没有时间回答,卷面上错漏的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6.要合理安排时间,以免顾此失彼。在全面阅读试卷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同的类型题大致需要多少时间。在整个答卷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紧张,做到情绪稳定,思路清晰,字迹工整。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考试后的心情、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方法。

1.要适当开展休闲活动。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及其它娱乐活动,如郊游、短途旅行、参观等。要及时消除不良心态。对于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教师和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宽慰和鼓励,以便尽快消除挫折心理和烦恼情绪,以维护身心健康。

2.要适时地总结经验以利再战。考试成绩公布以后,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考试成功的经验,分析失利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考试总结时,要着重考试内容的分析,以求深化理解,尽可能地淡化分数和名次,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学好和会学。

其次,家长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不再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顺其自然,不要拔苗助长。不要硬性规定孩子一定要考多少分、第几名这种话,这只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在孩子面前要少唠叨,以免使孩子心情更烦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应还孩子一个安稳的心理环境。家长还应做到:不要把家庭气氛搞的太紧张、不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或长处指责自己孩子的短处,防止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向孩子许愿;考好了家长会怎样做,这样只会成为干扰孩子学习的负面影响。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上,变只求通过考试找前途到以平稳心态通过学习求生存、求发展。以自己的宽宏大度去影响孩子,孩子不但能轻松快乐的参加考试,获得良好的成绩,而且可能会以立长志、勤发奋来回报家长。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对考试都有了一个正常的心态,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有了提高,尤其是肖**同学的成绩更是直线上升,我感到很欣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学习上的压力,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