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向魋作乱,牛常忧惧。故夫子告之以此。夫,音扶。牛之再问,犹前章之意,故复告之以此。疚,病也。言由其平日所为无愧于心,故能内省不疚,而自无忧惧,未可遽以为易而忽之也。晁氏曰:“不忧不惧,由乎德全而无疵。故无入而不自得,非实有忧惧而强排遣之也。”朱熹
这一章说什么好呢,这叫低配版的低配版。
司马牛又问了一个稍微现实点的目标,怎么样才算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这个意思用现在更亲切的话说就是,君子不焦虑。然后司马牛又犯了和上一章一样的逻辑错误。他问不忧不惧就算君子了么?可见这个逻辑思辩能力,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通过学习提升的。
如果广莫是孔子,遇到这样的弟子,直接都骂他了。但是孔子不骂人,还给出了根治焦虑症的良方,内省不疚。
先拆开来说,省,就是曾参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那个省。疚,意思是对自己的错误,心里感觉痛苦。
说忧惧也好,说焦虑也好,从根源上来讲,都是由于自己的错误和无能。你们品品,对不对?
但是人不可能不犯错误,谁也没长前后眼,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个选择和判断都是正确的。人更不可能全知全能,通天彻地,算无遗策。这么看来,人的内心出现焦虑的条件,是必然的。
的确是必然的。
问题是如何解决。
解决的方法就是内省,就是吾日三省吾身。
如果细分,焦虑产生的缘由,不是来自于自己的错误和无能,而是没有用内省化解掉的错误和无能。
所以为什么要吾日三省吾身呢,就是经常化解,及时化解,让错误和无能对内心造成的冲击不要过夜。
这个真的是可以及时化解掉的。咱们来打个比方。
好比说,一个人,每个月赚块钱吧,他很有可能为自己没能每个月赚块钱而焦虑。但是他不会为没能每个月赚万而焦虑。为什么呢?
因为他没有能力,没有机缘去赚每个月万这个事,他已经早就化解掉了,他早就从内心深处承认自己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这个命了。所以他不焦虑。
但是他很有可能并没有化解掉自己是因为哪方面无能,或者犯过什么错误,才导致自己现在的收入是元,而不是元这件事。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虑。用流行的话说,这叫做意难平。
再举个例子,马克吐温肯定说过一句话,戒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他已经戒过N次了。N在不同材料中从几十次到上千次不等。
这不是个笑话,段子,这就是境界。
这说明什么,他每次戒烟,每次破戒,每次自省,都非常顺畅的完成。戒就戒了,破就破了,再戒就再戒了。
咱们平心而论。戒烟N次,哪怕每次只戒一天,是不是也有N天不抽烟?N天不抽烟对于一个抽烟的人,难道没有好处么?
戒烟失败一次,懊恼三年,那你活该难受,活该遁天之刑。
有坏处的是戒烟和戒烟失败,立Flag和自己打脸的那个心理活动。如果没有这个心理活动。戒烟一天也是好的。
恰逢其时,广莫历经了三个月的纯戒酒,和三个月的非社交型戒酒之后,正式光荣回归饮酒生活了。
前几天嗖妹就问广莫,会不会心疼自己辛辛苦苦忍酒。
广莫原话说,戒跟喝都是过程啊,就是彩色沙子摆的坛城,摆是过程,混到一块也是过程啊。
这句话咱爷们儿得能听懂吧,自己得学会跟自己玩儿。
是不是那么回事,还是得自己经历一遍,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么回事。
广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