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孤独症谱系障碍常合并其他疾病,据统计,大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https://m.39.net/disease/a_5792165.html

导语: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合并其他疾病,因此患者预后很差,大多需要被照顾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确该病病因成为了当务之急,将会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有效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目前,遗传和环境因素都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相关,而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等均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是高度遗传的。

01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上男性患病率会高于女性

1、人群分布

孤独症谱系障碍起病于婴幼儿期,多在12–18个月龄时逐渐出现症状,在24月龄时可被诊断。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个人中,有1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即其患病率为6.2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孤独症和发育残障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8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高达16.8‰,男性患病率为26.6‰,女性为6.6‰,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患病率的4倍;非西班牙裔白人儿童的患病率为17.2‰,非西班牙裔黑人儿童的患病率为16.0‰,西班牙裔儿童的患病率为14.0‰。

我国尚缺乏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监测系统,基于我国一般人群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为3.‰,男性患病率为7.‰,女性为1.‰,男性患病率为女性患病率的4.4倍。

2、地区分布

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总结了年至年各个国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并绘制在世界地图上,为年各个国家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较其他国家偏低。

据其提供的数据显示,年加拿大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最高,为9.4‰,其次是日本,为8.5‰,我国患病率为4.0‰。亚洲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东亚患病率最高,为5.1‰,高于西亚(3.5‰)和南亚(3.1‰)。

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农村患病率为6.‰,城市患病率为3.‰,农村患病率为城市患病率的1.9倍;我国东部的患病率为4.‰,中部的患病率为5.‰。另一项我国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南方患病率为5.‰,高于北方的1.‰。

3、时间分布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可能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及筛查手段的改善、家长及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的提高等有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孤独症和发育残障监测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8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从年的9‰(个人中有1人患病),上升至年的14.7‰(68个人中有1人患病)。

年最近发表的数据显示,患病率已上升至16.8‰(60个人中有1人患病)。年郝小会的毕业论文中对23项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至年的孤独症患病率为1.‰,低于年至年的患病率5.‰。

芬兰和瑞典秋季出生的孩子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最高,春季出生的孩子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风险最低。我国南京医院的研究者比较了患儿组和健康儿童两组出生季节的分布,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组出生于春秋两季的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国外研究不一致。

02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

1、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在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表观遗传学、电生理学、神经化学、神经免疫学、神经解剖学、神经影像学、细胞和动物模型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机制复杂的疾病。

主要与神经发育异常、神经通路的功能失调、突触发生和神经连接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相关,目前认为突触功能、翻译和WNT信号通路是主要的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机制相关的细胞通路,通常受到多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共同影响。

突触功能、翻译和WNT信号通路高度整合在一起,WNT信号控制着影响神经元成熟和神经回路形成的关键的转录程序,这些程序在发育过程中也依赖于突触活动,突触的局部翻译是突触可塑性和认知的基础,而突触翻译也受突触活动的刺激。这三条途径对神经元活动有反应并受其影响。

通过神经元活动相互联系的细胞途径中,mTOR通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TOR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增殖、生长和神经元形态发生,该通路上基因的突变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PTEN是一种在许多人类癌症中突变的抑癌基因,PTEN突变的个体易患肿瘤,但也会表现出脑功能紊乱,包括头颅畸形、癫痫、智力低下,还可导致小鼠和人前脑巨头畸形,可能与P13K/AKT通路在特定的神经元群体中的异常激活有关。

2、临床特征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主要核心症状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和兴趣。社会交往障碍方面表现为社会交往兴趣和技巧缺乏,缺乏与其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无法正常互动。

交流障碍方面表现为:①言语交流方面:言语不发育或发育迟缓,甚至出现言语倒退、言语理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依据自己意愿表达困难;②非言语交流方面:缺乏理解和使用非言语沟通的能力,非言语沟通的肢体语言及眼神注释功能异常,脸部表情淡漠。

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和兴趣方面表现为重复性或固着的使用物品、言语或动作,非常局限怪癖的兴趣。此外,患儿还常合并其他疾病,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炎症性肠病,癫痫病,智障,神经炎,免疫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感官问题,睡眠障碍等。

3、诊断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是依据行为特征和发育情况进行诊断的,对其行为的观察和发育情况进行量表评定十分重要。诊断标准依据DSM-Ⅴ进行诊断,满足以下5条诊断标准即可被诊断。

诊断标准为:①在多种场合下社会互动和社交交流缺陷;②存在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和兴趣;③在发育早期出现症状;④症状使得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损害;⑤上述症状不可以用智力障碍或广泛发育障碍解释。

03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应如何治疗?目前尚无治疗核心症状的特效药物

目前为止,尚无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的特效药物,但有些药物可以帮助治疗患儿的其他症状,如某些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治疗患儿的自残、攻击等行为。由于患儿发育水平和症状有很大差异,所以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鼓励给予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综合干预措施,以特殊教育训练为主要干预措施。

这些教育训练课程包括行为分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早期介入丹佛模式等。早期行为强化干预可能极大的影响发育情况,特别是在行为、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方面,因此,主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旨在增强患儿社会可接受的行为,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

结语: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没有针对核心症状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常合并其他疾病,因此患者预后很差,大多需要被照顾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58%–78%的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成人在独立生活、受教育程度、就业及同伴关系方面都有着很差的结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