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心理平衡法家庭环境与焦虑症关系焦 [复制链接]

1#

从中医心理人格平衡发展过程来理解:内隐部分“道(健康人格)生一(中和);一生二(阴阳);二生三(天,地,人);三生万物(知,情,意,行)”。外显部分:万物(知,情,意,行)续三(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地: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人:人伦关系);三(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地: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人:人伦关系)续二(阴阳:万物、万事阴阳辩证);二(阴阳)续一(中和:辩证取中,不偏不过、中庸之道);一(中和)续道(健康人格:道法自然、与己、与人、与物和谐)。

在临床上我见到很多焦虑症的患者,他们自我困惑,而躯体化很多,甚至有的患者吃药都没有效果,我最近治疗一位患者“贝克焦虑量表”测试的分数是满分,这也是我见过第一位这样的患者,我之前焦虑症患者有九十几分的,但是已经非常难受了,有一位已经过度躯体化了。这一类的焦虑症患者他们的家庭环境是怎样,他们是怎样成长过程。

形成焦虑的原因也许很多,但是从临床大量病例数据表现焦虑的人,更多与他们成长环境有关系,在成长环境中,家庭环境是首位的。如果我们把成长环境形成四个时期:1、童年期;2、少年期;3、青年期;4、成年期。虽然有些患者他们的患病期是青年或者成年,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在之前也就有了问题,理解为他们在童年期,与少年期也就有了问题。如果少年期形成的症状,在童年期就出现问题了。只不过当时患者或者家人并没有在意,也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家人包括患者本人没有当回事,只有当患者真正无法生活、工作、学习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注:这里更强调的是后天成长过程)

童年期:在童年期主要以1、教养方式;2、生活事件;3、胆气(胆量);4、自我(自知);5、人伦(人际关系);6、思维(思维方式);7、意志(意志力)。在教养方式中又甚至到抚养人(父母)对孩子的几种教育模式:1、惩罚;2、严厉;3、过度干涉;4、溺爱;5、矛盾教育;6、忽视保护。在教养方式中,如果过度严厉,惩罚甚至过度干涉,抚养人(父母)都这样面对孩子的时候,这个时候导致孩子内心压抑着,他们的自我无法表现,更多会在意外界,也许有人会问,我自己也是打大的为什么就没有事情,那是因为每一个年代环境不一样,过去的年代信息文化并不发达,导致所有孩子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学会了承受中的自我释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变迁,南北文化的冲击,信息文化的发展,让现在的孩子他们会接受更多的信息,而这样的信息本身就需要外在帮助他们吸收或者说启发与引导他们消化,这个时候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如果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做到释放,也找不到释放那么自然也就压抑着,这样的压抑也就形成了认知模式。溺爱;更多的是让孩子的随时所欲,在很多家长来说孩子还小,甚至认为自己穷惯了,不能委屈孩子,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孩子不高兴,家长都会满足;当孩子与其他孩子欺负指责的时候家长会护着。让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会让孩子随心所欲,但是家长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问题,孩子的心智并没有成熟需要外界的引领,如果没有规则,试问一旦到了社会上是否社会上的人也能与家长一样,答案是否定的。矛盾教育也是,当爸爸否定妈妈,或者妈妈否定爸爸,或者双方对待事情前后不一致,一个宠爱一个严厉,这个时候给予孩子的信息就是自我矛盾的。忽视保护;主要表现在,家长拿孩子当成出气筒,我们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夫妻之间或者其他方面,自己的情绪带给了孩子,导致孩子是他们这些问题带来的出气筒,这个时候让孩子来承受。对孩子不闻不问和经常忘记答应孩子的事情,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也就失去信心,因为孩子出生就是一种白纸,我们的家长在上面画上什么,也就自然形成什么。

生活事件;当教养方式出现了困惑,孩子的自我没有起来,在很多生活事件当中很多出现压抑感,主要表现在家庭内部:1、家庭不和谐;2、父母离异;3、家里有体弱多病;4、家里冷冰冰的。家庭外部:1、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其他人带大的);2、曾经发生过意外;3、经历过家庭成员或好朋友去世等等。还有学习方面的事件。一个孩子没有自我遇到这样的事件也就不知道怎样处理,如果家长没有引导与启发孩子去应对,也就让孩子被这些事件内心压抑着。

其它:3、胆气(胆量);4、自我(自知);5、人伦(人际关系);6、思维(思维方式);7、意志(意志力)。也就自然起不来。

童年期这样,形成了一种认知模式,当来到了少年期,与青年期,成年期,童年期的认知模式也形成了记忆痕迹,成为内隐认知,内隐情绪,内隐行为,来应对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但是当他们的能力无法应对这些时期的刺激的时候,他们需要释放这个时候也就产生了症状。

在焦虑症当中他们为什么躯体化很多,那是他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