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呐70的人都有心理问题,它比癌症更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
  目前,各类精神疾病所致的疾病总负担在我国已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躯体疾病。

数据显示,仅10%左右的人能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70%以上的人早已处于心理亚健康而不自知。

研究表明

某著名医学杂志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中国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包括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等,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也发现,有严重精神问题的人寿命平均减少7~24年。

坏情绪和生病只差3步

最近心情总是不好,难道我病了?

非也非也!

焦虑、抑郁、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只是呈现一种心理状态,并不等于疾病,适度的情绪起伏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

一段时间遭遇挫折、困难,情绪会不好,但过了几天这种情绪就过去了,就不用特别紧张。

小编

不过,通过下边三个维度判断,有抑郁症倾向就应该引起注意了,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第一维度症状

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有三个核心症状之一,再加上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悲观消极的念头,症状就达到标准了。

第二维度时间

如果情绪一个星期还不见好转,甚至抑郁持续两个星期。

第三维度严重程度

焦虑、抑郁情绪即便并不严重,但已经造成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社会功能下降。

小编

看心理医生不意味着就是得了心理疾病,只要存在上述三个维度,对你构成困扰,就建议看心理医生。

4大心理问题你要注意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心理健康是个大问题。那些在你心里作怪的小情绪,很可能是心理疾病露出的马脚。有4种心理问题最爱盯上中国人,当心别被它们缠上。

抑郁

抑郁最典型的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进入“无价值感、无用感、无望感”的“三无模式”,对生的忧虑大于对死的恐惧。还会出现食欲或体重下降、睡眠障碍、性欲缺乏等躯体症状。

如果一个月体重下降7%以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很可能是抑郁症或其他疾病。

抑郁症患者自杀多发生在清晨,如果凌晨三四点了,总是睡不着,还经常早醒,就应当心是否抑郁了。

焦虑

焦虑的核心特征是恐惧、害怕,它是指向未来的,是对尚未发生事情的担心,比如在演讲之前,害怕讲不好会焦虑;明天要去体检了,怕查出大病而焦虑等。

焦虑时,我们常有某种受威胁感或危险感,但实际上并无任何可辨认的威胁,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我们的身体也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精神紧张不安、心跳加速、口干、出汗、颤抖,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抽搐、晕厥等。

恐惧

恐惧与焦虑的区别是,它有明确对象,病人感觉到面临着某种具体而明确的危险,比如恐高、恐惧坐电梯等。

恐惧症患者会极力回避他们所害怕的事物或处境,或者带着强大的畏惧去忍受。

强迫

强迫包括强迫观念,如反复怀疑有没有锁门;强迫恐惧,总是害怕自己会发疯干坏事;强迫意向,有种马上要做某种坏事的冲动感。

有严重强迫心理的人,一般会通过反复做某事的仪式化行为来缓解,比如反复检查是否锁门、一天不停地洗手、开门回家必须将门开到30°的角度才进去等。

他们往往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异常,却无力改变。

8招告别心理枷锁1、睡眠法

睡眠能通过缓解疲劳,降低坏情绪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做梦对缓解情绪障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这些梦你醒来是否记得。

专家表示,如果你遇到的情绪问题不是非常严重,那就睡一觉吧,醒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2、运动法

运动是缓解坏情绪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帮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

研究称,做家务等活动效果很一般,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才是最佳选择。建议坚持每周锻炼5次,每次20分钟。

3、饮食法

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是一种能使人平静下来的情绪食物。

专家进一步解释说,碳水化合物能促使大脑分泌一种神经递质,帮助人冷静并放松下来。

1.5盎司(约42克)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舒缓情绪的效果,比如适当吃点薯条、爆米花等。多吃鸡肉、瘦牛肉、海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有好处。

4、暗示法

研究发现,同样经历焦虑和抑郁,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学生,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走出来。

专家表示,想过得快乐很简单,就是多朝积极的方向想。每天早上出门前,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告诉自己我今天很快乐。

5、颜色法

专家认为,颜色对情绪的作用,就像维生素之于身体健康。

如果你想控制愤怒,就远离红色;如果你想对抗抑郁,就别穿黑色或深蓝色的衣服,它们会让你情绪更差;如果你想缓解焦虑或紧张,就应该选择能让你冷静的颜色,如淡蓝。

6、音乐法

研究发现,听10分钟音乐就能让你的坏情绪得到缓解。有时候学唱首不熟悉的歌,效果更好。

7、呼吸法

专家表示,当你处于压力状态时,要放慢呼吸,同时尽量往后卷舌。这一方法能在数秒钟内平衡任何情绪。

建议在情绪产生时,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等情绪平稳,思考能力恢复,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

8、光照法

调亮环境光线有助于提升好情绪。

研究发现,季节性情绪失调主要就是由于光照不足引起的。因此,让自己身处光亮的环境中,就能有效对抗不良情绪的干扰。

告别负面情绪,

做最好的自己!

文章来自网络综合整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