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缓解高考焦虑专家为你支招 [复制链接]

1#

原标题:如何缓解高考焦虑专家为你支招

6月7至8日,年高考将如期举行。进入倒计时阶段,考生心理上更容易出现起伏波动,因此,考前心理调整显得尤为重要。近日,记者采访了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滕燕。她围绕如何正确看待压力、如何克服考试前紧张焦虑情绪,做好心理调适,从专业角度为考生支招,为冲刺高考的考生提供帮助。

正确看待和面对压力

压力是什么?在滕燕看来,有压力源不等于有压力。她提到,压力是压力源所引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包括紧张的情绪和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过程。高考的压力源有来自:同伴的竞争,老师、父母的期待,自我目标等诸多因素。一个外部压力源是否会产生压力,取决于个体的认知与个体应对事件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因所处的环境、认知、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不同,应对压力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很多考生及家长都很担心高考的发挥问题,担心考生会不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状况,如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或是情绪波动大等问题。”滕燕解释道。

高考是所有考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人生中难得的心理成长机会。高考对于学生来说,其心理压力是空前的,是每个考生都会经历的过程。如果不紧张、不焦虑,没有压力的感受,反而不正常。滕燕认为,有压力的感受,不代表就会产生损害自己的身心失调状况,关键在于面对压力如何调节。

对高考压力,考生如何进行调节呢?滕燕建议:

1.劳逸结合,作息规律。

一方面是要保持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状态。首先要意识到,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状态随时可能因为外界的因素被打破,考生需要做的是,不断地调整被打破的状态。如果打破这种状态的因素是考生的某次小失误或是不期而遇的一些烦心事,考生可以尝试对自己说“我可以怎么办,我应该如何办”,并将这些办法记录在自己的“手抄本”上,不去评判与责备。其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及合理的膳食。

另一方面是要坚持每天有节律地生活。目前高考已进入冲刺阶段,但冲刺不代表要透支身体,冲刺意味着一种稳定的坚持。可以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为与高考相对应的时间表,包括起床时间、休息时间、做题时间等,让身体和心理适应这样的节律。

2.合理调节,为所当为。

面对高考,考生可能会有焦虑、害怕等紧张情绪,会有家长和亲朋好友劝慰考生说:“千万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给自己压力。”然而,在考生看来,这似乎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一睁眼就是“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叮咛。通常我们的大脑很难接受一些“否定词”,“不要紧张”“不要焦虑”的重复,大脑接收到的不是“不要”,而是“紧张和焦虑”的强化。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我邀请大家不要去想粉红色的大象,有人可能会想,怎么会有大象是粉红色的呢?越想这个过程,大象的形象越清晰;假如,我邀请大家想象一只黑猩猩,并且让你想象这只黑猩猩的耳朵、鼻子、眼睛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自然就很少会去想一个粉红色的大象。同样,焦虑和恐惧的应对也如此。与其说“不要”,不如去面对和正常化考生的焦虑。焦虑通常是在个体没有掌控感时发生,看上去似乎行动是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但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没有焦虑都不是一件好事,合理的期待与目标,加上适当的焦虑才会让考生更有“产出和效能”。

有的考生一定要做足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不会感到焦虑和紧张;而有的考生,则一定要让自己放空一段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切记不要让自己过于亢奋,尽量做一些自己喜欢,又能让自己感受到舒适和宁静的事。当然,也可以尝试做想象来放松。每个人想象的场景可能不一样,有的会想象一幅美景,有的会想象一个“静”字,并想象如何在脑海里书写这个“静”字;有的会想象一次考试成功的体验,想象当时自己是怎么做的,那个过程发生了什么,自己有什么样的喜悦及自信,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去增加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高考是一个知识记忆和应试经验再提取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尝试与这种不确定性相处,成就一个特别的你。”滕燕寄语考生“怀抱压力,收获美好”。

小妙招

四个方法缓解焦虑调节情绪

呼吸放松法

深吸气,内心默数“1、2、3、4、5”,体会空气从你的鼻腔慢慢进入肺部,肺泡鼓起,胸膈膜向下,肚子鼓起……暂停两到三秒钟,增加那种紧张感,接着慢慢呼气;内心默数“5、4、3、2、1”,体会胸膈膜慢慢往上,浊气从肺泡挤出去,经鼻腔呼出身体。呼吸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气息进出身体的循环。用呼吸放松法,往复3次就有明显放松效果,有助集中注意力。

正念练习法

正念练习的核心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