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在张弛有度的状态下,才能保持更好的身心健康。太紧张了不行,过于放松也不行。”——知阳
在上一期内容中,我分享了关于焦虑的5个层级。
有位网友的留言让我印象很深,网友在文章中评论说:“我太焦虑了,现在喝中药调节。”
一般而言,焦虑情绪都属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从没想过可以通过药物方面来进行心理问题的调节。
于是我先通过查询大量的资料,然后又找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朋友请教,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焦虑,除非因为焦虑而导致了一些身体的疾病。”
因为我在查询到的众多通过“吃药”缓解焦虑成功的案例中发现,药物其实本质上并不会带来焦虑情绪的缓解,都是配合着相应的其他方法来调节的。
所以我想要分享一些能够更加有效克服焦虑的方法给到大家,这些方法是我在跟我那位资深心理咨询师朋友深度交流之后得到的。
为了让更多网友可以更方便了解并通过这些方法受益,我将这些方法总结为“三大法宝”。
希望通过一些简单的分析,让有焦虑情绪表现的朋友能够更科学有效地克服焦虑、缓解紧张。
想要了解自己焦虑情绪到了哪个层级,可以参考“焦虑,就是放大负面情绪”:焦虑的5个层级,你在哪一级?一文。
而即便是你没有焦虑情绪,其实这3个方法依然适用——而这也是我推荐这3个方法给大家的关键,你可以理解为“无副作用”。
方法一:运动缓解焦虑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大汗淋漓运动一场之后,虽然身体会感觉到疲倦,但会有很强烈的“爽度”。
但如果我们是被生活所迫或者被他人要求去干一些体力活,一样大汗淋漓了一场,却感受不到那种“很爽”的感觉,反而有种“身心疲惫”之感。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运动”的时候,是完全出于自愿参与的心态;而被迫劳动则是在内心很抗拒的状态下参与的。
由此可见,我们在缓解焦虑的过程中,“心态”是最为关键的。
而为何运动可以缓解焦虑呢?原因有三:
首先,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
其实运动就是一个释放的过程,通过释放能够有效缓解我们身体肌肉的紧张。
古人云:“身松方能心静。”
当身体肌肉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舒展缓解,我们的心境才能随之而得到放松。
心静了,焦虑就能得到有效缓解。
其次,运动还能转移注意力。
在运动的过程中,我们在一系列或跑动、或跳跃、或伸展的动作过程中都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然很有可能会因为我们“心不在焉”在运动时误伤自己。
相对而言,我们会在“当下”更在意立即就能感受到的“痛”,这是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
因此在运动过程中,我们会让自己不再把心思聚焦在焦虑的源头上,从而达到缓解焦虑的效果。
最后,运动能改变我们对焦虑的认知。
从根源上来说,焦虑情绪的产生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严格一点来说应该是我们对于事物认知的“错位”导致的。
虽说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但我们需要更多注意其积极的一面,至少也要保持中立去看待事物。
而一旦我们总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负面的一面时,就会产生认知的错误或者错位,于是就导致焦虑。
日积月累之下,这种错误的认知偏差越来越严重,我们的焦虑层级就不断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变我们对焦虑的认知。
心理咨询师朋友给我解释说,运动可以从神经递质水平分泌上来改变这种对焦虑的认知,大致意思是跟我们人体中的多巴胺等单胺类物质、胆碱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有关。
一堆专业术语下来我不太明白,但总结了一句话就是:运动能缓解焦虑。
方法一总结:
无论是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多运动总归都是一件好事情。
按照心理咨询师朋友的科学角度解释,运动确实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的情绪。
而从我个人来看,运动其实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机能得到提升。
身体状况更好了,再结合心态上的调整,那么就能够由内而外进行焦虑情绪的缓解。
而即便说你并没有焦虑情绪发生,运动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强健体魄、有型的身材,本身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方法二:正念练习缓解焦虑
“正念”一词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的。
当我朋友跟我说到“正念”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专门上网去查了一下这个词的相关含义。
才知道,后来以“正念”为基础,心理学上发展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也就是“正念疗法”。
而正念其实就是一种很科学有效的自我精神调节方法。
不论是我从网上查阅到的关于“正念”的相关资料,还是从心理咨询师朋友口中得知的关于“正念练习”的内容,都比较深奥难懂。
一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