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学是让卑微的生活变得优美的形式 [复制链接]

1#
<

文学的革新与时代是同频的。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快的世纪,没有一个世纪的变化比这个世纪更加频繁、更加巨大。

卡夫卡、马尔克斯、波拉尼奥、奈保尔、陀斯妥耶夫斯、托卡尔丘克、石黑一雄、乔伊斯……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在这一时刻竞相登场,用文学为我们构建一个绚丽浩瀚的世界。

但仅仅不到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已经开始怀疑文学的价值。“看小说有什么用?”“今天读文学还有什么意义?”

看理想音频节目《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主讲人许志强则反问道:“在思考着小说中能够被大块总结的东西,好像事先就确立了有用、无用的原则。凡是不能被转化为意义的东西就是没用的,就是次一级的存在。这是一种意义焦虑症吗?”

许志强在节目里谈到过:“什么叫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就是在想象力、观察力、感受力这几个方面,能够给予你极大教育和启发的作品。我认为小说不是用来研究的,小说是用来感化和享受的,是用来体验和沉浸的。”这是文学最原始的乐趣。

5月21日,许志强在杭州大屋顶以他的新节目《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和新书《部分诗学和普通读者》为基础,与多位读者朋友进行了一次分享。

从阅读文学作品的原始乐趣出发,聊了聊我们喜爱的作家、小说,阅读的方法,也谈到了文学之于人生的微小助力。

01.

时代在进步,文学在衰落

21世纪,我们的生活彻底被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从传统搜索引擎,到新型媒介、电子产品,视频领域的兴起,移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变便利的同时,也分走了我们的注意力。

从表面上看,移动互联网的介入一劳永逸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日常生活中却出现了诸多“乏味”的情绪。

我们虽然被提供了各种便捷的消费方式,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顺畅,但这种不需要努力的获得、没有延迟的满足感非但不能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也让我们逐渐丧失对知识本质的兴趣。当代人在审美、思想、想象力方面还处于一种“乏味”、“廉价”的阶段。

站在文学史的角度,许志强认为21世纪的文学在衰落。

一方面,21世纪没有产生新的流派,依旧是由20世纪的基础所奠定的。“世纪的划分是人为的,虽然21世纪已经过去了20年,但没有产生很明显的流派和创作方式,依旧是在消化前面年的传统。”

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学强国,英国、法国、俄国文学在衰落。“19世纪到20世纪,俄国文学涌现出一大批经典作家,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但进入到21世纪,俄国文学却没有现象级的作家。同样,英国、法国也是同样的情况。英国目前活跃的多是移民作家,法国在莫里亚诺、勒·克莱齐奥之后也没有现象级的作家。日本的大江健三郎也接近90岁的高龄,后面很难有接续。”

02.

年轻一代的教育

最重要的是精神自由和无微不至的教养

互联网无法充盈我们的精神领域,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仍旧是被需要的。

正如法国象征派诗人保尔·瓦雷里所言,“年轻一代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精神自由和无微不至的教养。”许志强也坚信“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文学是让卑微的生活变得优美的形式”,“生活越贫瘠,我们越需要文学”。

他从教师的角度来阐释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新的一代人出现,就需要一个文学教育,他们对于文学的领悟力也是一点点的增长,这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作为老师,面对每一届学生,都是从头开始的过程。虽然大家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但在介入文学的过程中都是一个重新种树的过程,需要栽种、浇灌、培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存在所谓的文学基因,每一个人站在文学的门口,都是一张白纸。

文学是需要培育的。许志强建议年轻朋友们经常备一个本子,经常地记录生活中的思想碎片,阅读时的即兴火花。他自己也并非“出口成章”的人,是长期的训练和经常性的念想塑造了如今的表达逻辑。

完成自我教养是每个人的终身课题。

03.

阅读文学,一趟细密的缓慢的旅程

无论是在新书《部分诗学和普通读者》还是在新节目《20世纪欧美经典小说》中,许志强始终强调作品的重要性。

介入文学史绝不是简单的报菜单,也不仅仅是学习框架和理论,学习思潮和流派,而是一个再次发现的过程。在与文学邂逅的道路上,去发现作家和作家之间的关系,作家本人前期作品和后期创作之间的联系,进行一场“智识探险”。

用许志强自己的话说,“文学的秘密藏得很深,而他在做一个侦探的工作。”

说到卡夫卡,许志强认为《变形记》不仅仅表现了资本主义的异化,还做了存在主义的处理,把人的孤独和焦虑夸张到极致。

“这部小说是在其他作家结束的地方才刚刚开始。比如说我们会描写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受到各种各样的挤压、压迫和压抑,把这个过程展示出来,最后他变成了一只虫子,然后这个小说就结束了。如果这样构思的话,用来说明资本主义的异化,还更加说得过去一点。

“卡夫卡的想象力表现在他在别人已经结束的地方重新开始,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个人就变成一只虫子,然后展开生活体验。阅读卡夫卡能带给我们一种刻骨铭心、深入骨髓的感受,孤独、焦虑、亲情的疏离等等问题,都与当下我们个人生活相关联。”

谈到《大莫纳》,许志强直言那是一本可以媲美甚至超过《小王子》的作品。小说描述了一个逃学的男生迷了路,误入了一个城堡,并邂逅了一些有趣的人和事。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被作者描绘得异常有趣和精妙,从每一次悄悄打开门的动作,到找不到路的窘迫,再到梦境与现实重叠,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说到近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许志强同样给出个性化的评价:石黑一雄扔掉了“后殖民焦虑”的包袱,站在纯粹英国甚至世界的角度来进行创作;托尔克丘克也很独特,正如在演讲《温柔的讲述者》所传达的,她非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