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卫健委都在推荐的冥想,是如何缓解抑郁和焦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 http://www.bdfyy999.com/m/

Q正念冥想真的可以缓解抑郁、焦虑吗?冥想时应该怎么做?

A/p>

正念冥想,是一种备受认可的身心调节方法。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内循环,还可以释放情绪和压力。

它最初起源于东方宗教,后被心理学者加以改良整合。经过数十年的推广应用,受到诸如乔布斯、科比、马云等名人的青睐。

甚至在年,国家卫健委还通过新闻发布会,鼓励大家正念冥想以释放面对疫情的压力。

为什么正念冥想拥有这么大的能量,可以帮助我们改善情绪呢?

冥想≠打坐

在许多人印象中,冥想和瑜伽、禅修类似,只需要静静地坐着发呆,将大脑放空就行。

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误解,正念冥想不等于打坐,更不等于发呆。

冥想没有统一固定的姿势,我们可以采取像站立、静坐、平躺等各种姿势,只要我们自己能感到舒服就行。

只不过大部分人觉得挺直腰背、盘腿打坐时最为舒服,所以静坐成为正念冥想最常用的姿势,这也顺势造就了大家对冥想的刻板印象。

而冥想讲究的思绪放空,也绝不是发呆这么简单,它其实是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力,放下脑中各种纷乱的思绪,去感受身体和情绪的变化。

像我们常常面临的反刍思维困境,就很适合用冥想去化解。

当你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脑子反复回想已经过去的事情时,与其强迫自己一定要睡着,倒不如试试冥想的办法,躺着或坐着,让四肢自然放松。

闭上眼睛,将注意力从脑中思绪抽离出来,让它回到自身之上,留意一下:哪个地方感到紧绷?哪个地方感到不适?

通过调整呼吸频率,平复身体各部位的感受。

接着,接纳想法的出现,无须勉强自己压抑或抵制,告诉自己现在产生的想法已经过去,让它顺其自然地消失就可以了。

冥想时我们不再受困于负性思维,所有的情绪像被一只温柔的手托着一样,缓缓下降安全着陆,那它自然不会对我们产生太大影响。

冥想改变大脑

冥想的作用也早已被科学证明,研究发现冥想对大脑有着深刻的、直接的正面影响。

可以通过神经调节和心理调整两个方面,对个体发挥改善情绪的作用。

一方面,冥想可以降低大脑内皮质醇的浓度水平。

皮质醇是肾上腺释放的一种压力激素,我们会感到暴躁、烦闷和不开心,有一部分原因得归咎于它。

当皮质醇的分泌减少,我们的幸福感会被全面提高,情绪自然也能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冥想不仅改变了脑电活动,还同时改变了大脑结构,它能让大脑区域内的海马体、后扣带回、颞叶交界处等区域的皮层变厚。

这些脑区位置的功能涉及到认知、学习、记忆和情绪调节。

皮层的适当增厚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更加“年轻”,脑区活动的增加也可以有效增强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

除此以外,冥想还会让大脑内的“恐惧中心”杏仁体的体积缩小。

杏仁体是产生焦虑、恐惧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的场所,它促使着我们面对外部环境时选择战斗或逃跑。

杏仁体体积缩小,意味着大脑面临同样外部环境时,产生的负性情绪会相应减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具有灾难化思维,会不自觉放大事物的后果。

如果他们和伴侣发消息时,对方有事耽误回复不及时,他们会联想到对方厌恶自己,继而感到失落难过,对这件事的情绪反应是强烈和过度的。

而杏仁体缩小后,他们再面对同样事件,情绪会逐渐被矫正至正常水平,减少过激情绪的产生,可以更理性地思考问题。

所以通过正念冥想,我们可以有目的性地改变脑电波模式,增强对于当下的觉察力,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情绪,拥有更加健康稳定的心理环境。

学习冥想

冥想虽然有效,但不正确的打开方式只会让它与走神无异,所以在练习冥想时,有3个技巧值得注意:

技巧一:选择合适位置和姿势

冥想场所尽量定在安全的室内,选择最舒适最适合自己的姿势。注意,初学者尽量不要躺着冥想,以免睡着中断练习。

接着闭上双眼深呼吸,将注意力放在对身体的感受上。放松身体各部位,躯体状态会影响到意识状态,可以适当放点白噪音或轻音乐帮助集中。

技巧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研究显示,仅冥想8周就能让大脑反应更快,所以冥想训练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冥想时间可以逐渐递增,对初学者建议至少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大家可以抽空训练,午饭后、洗澡后或睡觉前都是可以的,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技巧三:缓慢过渡,拒绝苛责

冥想初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静心等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

不需要过分苛责自己,也不用一直想着怎么才能集中精神,这反而会干预冥想练习。

察觉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只要深呼吸,再次将注意放回练习就可以了。

冥想是长期修习的过程,训练后我们会逐渐养成习惯,走神情况自然会减少。

正念冥想,能在心理学界掀起热潮并非毫无缘由。

它不仅可以调节情绪,还能帮助我们提高认知力、记忆力和学习力。

所以不管是否存在情绪问题,都建议你尝试冥想,学习找回内心的平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