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出抑郁症之后,我发现其实抑郁症康复并没有那么难,甚至非常简单,仅仅就是一个转念(当然难也就难在这个转念)。
然后我就想全国有那么多郁友,每年因此而绝望轻生的人很多,有企业家,有演员明星,有孩子学生,也有很多普通的大人……
(我家远房亲戚里前几年就有一个很优秀的人因为这个病自杀了。她当年甚至远嫁香港,非常优秀,人也漂亮能干,最后却深陷抑郁之中没能解脱,早早的结束了生命。以我康复后对这个疾病的了解认知及自己的经验,我想如果她还活着,我是有信心助力她走出抑郁困扰的。只是那时候,我还不了解这个病。)
一、抑郁症行业的公益困境
在我开始恢复之初,我就想如果能有一个地方(公益性质的抑郁症线下自助式康复基地),可以收留与助力那些走在生死边缘的绝望困难郁友,让他们在决定结束生命之前,愿意最后停留一下,到这个地方来看看,也许就能不用去死,也许就能因此挽救很多人的生命(我家那个远房亲戚也不至于了结自己)。
于是我开始上网去寻找这样的公益组织和类似的基地,从韩红基金会(韩红也曾得过抑郁症)到北京尚善基金会(后来才知道,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抑郁症纯公益组织)一直到其他一些网上介绍的组织都了解了一遍,没有找到。
特别感谢北京尚善基金会(一位著名演员的母亲毛女士,因儿子抑郁自杀后创立的科普抑郁症的纯公益组织),尚善的工作人员很热心,但也很诚恳把行业的情况和困难如实的介绍给我,并介绍了北京附近的一家类似的小基地,让我自己去了解联系,随后开始与郁友和抗郁组织结缘。
通过这些寻找和了解,我才慢慢知道,中国抑郁焦虑症群体规模虽然巨大,但真正的抑郁症公益组织极其稀少,而能救助郁友的纯公益线下康复基地一家都没有(少的可怜的几家康复基地都是商业的,好商业也值得肯定)。
当我了解到这个事实后,心里是有些难过与悲凉。我知道国外有不少这样的公益基地,就像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直子,曾住过的那种线下的纯公益康复基地,其实是非常适合郁友恢复的(疗愈效率挺高)。
当然我们国家毕竟还处在发展中,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公益能力和认知都还有待提升,郁友们还是更多要靠家人和亲人的支持系统。抑郁症的公益救助困境原因众多,既有制度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等原因,就不过多讨论了。
二、抑郁症疗愈的行业困境
在了解到抑郁症行业的公益困境之后,我就想是否可以尝试建立这么一家公益康复基地,哪怕起步很低,规模很小甚至简陋,哪怕一开始只能接待救助几个人,也可以作为一个试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因各种现实困境,计划暂时搁浅,没有做成)
在这个过程中用近2医院、学校、社区、妇联,对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及一些抗郁平台进行了接触,也试着对接公益基金会和其他公益组织。通过这些走访,对国内的抑郁症行业和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整体情况不是很乐观,国内抑郁群体庞大,据光明网公开报道:全国大概有多万抑郁症群体,每年因此轻生者高达数十万,抑郁症已经是仅次于癌症的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二大身体疾病,成为社会问题。
学校青少年抑郁焦虑群体高发,特别是初高中生,因为过度的学习压力及青春期成长叠加的心理困扰,导致大量的厌学休学。今年的全国两会都特意把青少年抑郁症的筛查纳入学校的重点健康工作,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而国内在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上也举步维艰,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与路径,大都跟着西方的传统道路在走,理论基本也都是西方心理学理论,缺乏自己的体系与创新。
医院精神科病人众多,顾不过来,基本也只能简单问诊,开点药物缓解躯体症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
整个心理咨询行业良莠不齐,流派众多,有些混乱。咨询费用偏贵且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低质高价,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甚至还有人利用郁友及家人的焦虑情绪恶意行骗,暴力收割。当然我也看到不少优秀的坚持良知与职业操守的咨询师,人品与水平俱佳。
因为行业乱象及抑郁症本身的社恐,很多郁友对心理咨询治疗不积极不信任,自救意识薄弱。
医院和咨询机构寻求帮助的郁友,也会因这个疾病的复杂性与路径错误难以快速起效,往往会经历一个漫长的疗愈周期,一般都是以数年甚至十几年为代价,苦不堪言……
三、抑郁症疗愈的路径与方法
随着当前社会心理问题的多发高发,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一些抗郁机构也在不断反思,逐步认可心理问题也要遵循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综合解决的新认知新路径。
但实际操作中不少从业者在这个新认知里迷失,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清晰有效地看到心理问题的本质,抓主要矛盾,甚至很多人依然把心理问题生物化,药物化,片面化,导致疗愈低下,没法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
整个心理行业也缺乏深度的研究与探索精神,有个别稍有建树的咨询师在成名后,受利益驱动忙于当网红,搞商业机构运作,到处连锁推广,沉浸在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之中,很难静下来心来搞研究,做探索。
而一些真正有高认知的专家教授局限在高校里当老师,带学生,很少能够出来指导和帮助郁友,以至于很多郁友及家庭缺乏足够正确的认知,找不到正确的疗愈方向与路径,经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误导,长久被困在心理障碍中不得解脱,这就是当前整个行业的现实困境。
究竟有没有好的有效的疗愈抑郁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抑郁焦虑症群体虽广大,但也实实在在有许多人走出来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生命自愈的本能,绝大部分人也都能慢慢恢复,回归正常,仅仅是这个代价往往过于巨大,时间过于漫长了。
我对自己生病(前后近7年)及后来的快速恢复(一个月,而且是彻底恢复),做了很多深度思考,一直在不断学习、探索与总结,希望能寻找一个更科学、更实际、更有效、更快捷的方法与路径,帮助郁友及家庭缩短这个疗愈的周期与时间,减少康复成本与漫长的痛苦过程。助力大家认知升级,早日觉醒,成长疗愈,找回生命的自在与喜悦,开启全新的美好人生。
经过十年的国学学习(儒释道易经等),辅以佛学,西方哲学,再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相结合,反观自己康复全过程,慢慢发现,抑郁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要跳出医学层面的局限性,上升到哲学的思维与高度,甚至佛学的境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抑郁焦虑症等心理问题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更多是生命成长的问题,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终极大问题,是认知觉醒与升级的大课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生命的终极课题,我们的心身就很难保证真正的健康,生活就很难保证真正的快乐幸福,人生也很难保证真正的成就与圆融。
纵观那些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大师,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有较大的成就,更多是他们把心理咨询与治疗上升到了哲学的深度与高度,从灵魂层面彻底去唤醒与改造一个人。正如世界心理学三巨头的荣格医生说: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对方一个不可能的幸福感觉,而是帮助病人建立一种面对苦难,哲学式的耐心和坚韧。
而另一位德国的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一再强调,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重建病人生活的勇气及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这个真正的人生价值就是共同体(社会,利他,大我)。这些都是对自我(小我)的升华与超越,对人生新的认知与定位,重树人格及价值观,唯有如此,才能彻底觉醒与疗愈。
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工作者,而是一名高级的人生导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至高的老师,他们治疗的也绝不仅仅是一点生理的疾病,而是帮助大家解决人生的大课题,生活的最大难题。
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一定也是一名对生命世界人生有深刻认知与领悟的智者,一个灵魂的觉醒者,一位慈悲与仁爱的良善之人。
非优秀不足以抑郁,非觉悟不足以重生。期望更多的郁友和家庭能早日觉醒,早日恢复,早日健康,早日幸福。
(下一集我将开始重点介绍和讲解抑郁焦虑症等心理疗愈比较关键和重要的正确路径和方法。另外因为这种科普帮助郁友的文章很难得到平台的支持与推荐,也希望有缘看到的郁友和家人们多